第四三零九章 广交朋友,漏儿自然找上门来-《鉴宝秘术》


    第(2/3)页

    “你们两个真要想玩收藏,长眼力最重要,收藏爱好者一定要多看展、多看书、多学习,经常和专家交流。”

    张天元看向奥尔默和卡尔洛特说道。

    他一说起自己擅长的东西,就显得特别兴奋,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似得。

    张天元有一个姓苏的朋友,在收藏界颇有名气,而他就得益于“多逛博物馆、多看书,经常与专家、收藏同行交流”,从踏入收藏领域至今,他没有走太多的弯路。

    苏先生于2005年临近退休时才开始收藏,其藏品——清代汤贻汾的山水画在2009年央视《寻宝·走进宁城》活动中获得“宁城十二大民间宝物”。

    苏先生认为,广交收藏界朋友,多向专家请教交流,对提高收藏眼力、水平作用非常大。

    没有人可以做到面面俱到,甚至专家也可能在不熟悉的领域“打眼”。

    咱们国家很多城市都有收藏协会,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大家可以在一起交流、学习。

    作为工薪一族,苏先生在收藏中从来都是小心谨慎、量力而行,一来不指望“捡漏”,二来坚持从可靠的渠道收购藏品。

    苏先生一般是向其他藏友购买,或者参加中、小型拍卖会。

    其获得“宁城十二大民间宝物”的清代山水画就是从藏友处收来的。

    苏先生最近一直在寻找值得收藏的铜鼓,因为对铜器把握不准,他特地青铜器方面的专家为其把关,“看了两个都是赝品。我也不着急,好的东西可遇不可求。”

    苏先生还向收藏爱好者建议:“收藏不要钻找老物件的牛角尖,可以收藏一些当代名家的书画,这些也是有升值空间的。”

    张天元跟苏先生成为朋友,事实上就是因为曾经帮这位苏先生鉴定过东西。

    其实现在很多专家都认为,现今散落在市面的精品数量并不是很大。

    收藏讲究流传有序,精品的经历和脉络大多有据可查。

    许多藏家会通过正规渠道收藏历代精品,因为流传清晰、渠道可信,而藏家一般也不会轻易拿这些精品出来鉴宝。

    当然了,不是很大并不代表没有,就张天元所知,民间仍旧有一些比较保守的人,并不希望自己的好东西拿出来暴露在外。

    但那确实是精品,必须得是你跟这些人搞好了关系之后,才有可能从他们那里弄到这样的好东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