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八四章 鸡首壶引来的麻烦-《鉴宝秘术》


    第(2/3)页

    鸡首壶是现在人的叫法,这种器物在六朝时并不叫鸡首壶。

    1972年蓝鲸化纤厂东晋墓出土一件鸡首壶,其底部铭刻‘罂主姓黄名齐之’,鸡首壶在东晋时称作‘罂’。

    汉·王充《论衡·谴告》说:‘酿酒于罂,烹肉于鼎’,刘伶《酒德颂》有:‘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双手捧罂在酒床的流槽下接酒,说明鸡首壶是盛酒器。

    这家人家中鸡首壶有两件可是越窑精品啊。

    其中一件是东晋越窑青釉点彩鸡首壶,高19厘米,口径8.1厘米,腹径15厘米,底径9厘米。

    盘口,长颈,鼓腹,平底,肩部饰鸡首,对称处饰一柄,柄高于壶口,两侧设环形系。

    口沿、柄部、鸡冠上均点有褐彩,褐彩相间交错,和谐自然,疏密得体,打破了青釉单调的格局。

    胎浅灰色,全器施釉,底部无釉,器型优美。

    越窑主要产地在江浙等地。

    东汉中晚期,成功烧制出成熟的青釉瓷,领青釉瓷创烧风气之先。

    另外一件是南朝洪州窑青釉莲瓣纹鸡首壶,高21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10厘米。

    高盘口,长颈,溜肩,鼓腹,平底。

    肩部饰鸡首,鸡首双目圆瞪,高冠,流嘴呈管状,与壶身相通,对称处为龙首柄,柄高于口沿,两侧设桥形系。

    腹部刻划覆莲纹,莲瓣较短,刻划线条流畅,简洁明快。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文化的影响也已渗透到陶瓷手工业领域。

    就像这件青釉莲瓣纹鸡首壶,极好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题材特征。

    这是因为莲花为‘佛门圣花’,莲花在佛教中地位很高,莲瓣的形象几乎无器不有。

    胎灰色,较疏松,施釉不到底,釉色青中泛黄。

    洪州窑位于西江省,1992年—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丰城市赣江与赣江相通的清丰山溪、药湖岸畔的山坡和岗阜地带发现洪州窑遗址31处,始烧年代于东汉晚期,东晋、南朝进入兴盛期,唐代中期达到鼎盛,至晚唐、五代逐渐衰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