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七三章 精神漏儿-《鉴宝秘术》


    第(3/3)页

    他有一个看法,玉就看质地,你就说是黄帝时代,我也不跟你计较,只要玉质上乘,东西不贵,就是漏。

    黄玉猪开价3ooo元,回价15oo拿下。

    刘一手说:“就这黄玉,不给我2o万,你别想拿走。这不就是漏吗?”

    闹了半天,就这么个漏。

    后来李书恒把这个事儿写成了文章,那时候玉猪还在刘一手手里把玩着,可他坚信这就是一个“漏”。

    无独有偶,谢女士去年春天去香港玩,花了6ooo元人民币买回了一部线装本《诗经》,辗转托朋友找到张天元,说让他给看看,值不值6ooo元。

    他该怎么说呢?只能说不错吧。

    可她还是不依不饶的,非要拿着书和资料跟他见面。

    碍于朋友的面子,就见吧。

    还没说几句话,这位谢女士就拿出一家拍卖公司的拍卖图册,指着上面的一件拍品图片说:“您看,是不是和我的书一模一样?起拍价十几万呢。这书还没有我的书好,我的书起码也值几十万了吧。”

    这时张天元才明白了,收藏捡漏儿,捡这种精神漏,比什么都重要啊。

    那是一种人们的美好感受,试想一个人花6ooo元买了一件,在他(她)心中值6o万的东西,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呀!

    收藏真的不太狭隘,捡漏儿也不能被理解得太狭隘,这么玩儿才是一件乐事。

    张天元把这些话说给了斯蒂芬·贵诺和西川听。

    笑眯眯地说道:“你们或许在网上或者报纸上看到过别人说这些东西值钱,但那不过是文章上说的而已,所谓的精神漏罢了。”

    “三万美金,你不卖的话,我就去看别的东西了啊,相信你这里应该还有比这写更好的东西吧?”

    西川或许还无法被张天元讲的故事给吓唬住。

    可斯蒂芬·贵诺却不一样啊。

    他急忙一把拦住了正要继续撕书的西川,并表示,就三万美金,把这些东西卖给张天元。

    张天元心里头乐。

    那是因为他有自己的门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