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五零章 天子玉圭-《鉴宝秘术》


    第(2/3)页

    按照古代玉圭的摆放方式,刃部向上时,图案为正。

    有人面纹的一面是圭的正面,图案的上部是变形兽面纹,其下有一排旋转的涡纹和弦纹,在向下是人图案,人为环形眼,嘴中呲出獠牙,同新石器时代玉圭相比,这些图案有了很大的变形。

    作品背面饰有凸起线条组成的兽面纹,上部的纹饰同东山日照现的龙山文化玉圭花纹相似,由勾连线条组成,眼部形状明显,其它部位则抽象变形。

    图案之下以二方连续的涡纹为界,再其下又是一组兽面图案,兽面图案的额部有较大的夸张变形,从圭两面花纹图案的结构来看,图案为仿新石器玉器图案风格,从加工技法上看,图案加工为明清时期玉器加工技法。

    圭的正面刻有乾隆题诗:“虞帝协时曰,周王相土年,德维君子,度呈藉真仙,人是赵延吉,乐尚惭颖川,量盈雪同色,呈瑞谢家篇”,“乾隆丙子春日御题”,并刻有“古希天子”,“太上皇帝”印。

    圭的背面又刻乾隆再题的玉圭诗:“弗盈周尺盈今尺,总觉寸所,宝鼎仙人泳李白,襄城县令刘方,辉辉不露截肪质,全藏土光,偶抚直方别有契,问谁佳句称斯量”,“癸巳新正上再题”诗的上下还有“八征耄念”,“嘉敬承”之印,再与相距七年,乾隆玉圭一直不忘。

    在乾隆的御制诗集上,两诗的题目皆为咏玉尺,可知,乾隆并未将这类玉圭定名为圭,而是形象地称其为“尺”,乾隆曾在上部隆起圭顶的条形玉上题诗,称其为“圭”,可知乾隆认为玉圭是上部凸起圭顶的片状器。

    在宝岛故宫所藏长度较短,刃部较宽的玉圭上乾隆又题诗“对之如对鞠躬如”。

    所谓鞠躬如乃孔子执圭的样子,又可知乾隆还将长度与宽度比例较小,近似乎斧的圭成为圭,而这种长条玉圭,乾隆称其为玉尺。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种玉器论精美程度兴许还不如现代的玉器雕件。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同样的东西,在国内曾经出现过五百多万人民币的高价,张天元相中它,那可不是没道理的。

    “这个什么价?”

    确认了东西的真伪之后,张天元立即就将话题引到了正题之上。

    虽然东西判断是真,可毕竟还没有到自己个儿手里,这就无法安心啊。

    “一万美金吧。”

    年轻人说道。

    闻言,张天元愣了一下,不过瞬间就恢复了正常表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