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二章 大千纸-《鉴宝秘术》


    第(2/3)页

    不过他不在乎,他是光明正大从店里头买东西的,就算是黑货,那也是这家店的东西。

    再说了,一点笔墨纸砚而已,难道还真能把他关监狱里不成?

    如果FBI真那么不讲理,那他可不用客气了。

    “让两位久等了,你们看,就是这些东西。”

    伙计回来的时候,提着一个皮箱子,将这皮箱子打开之后,就可以看到里面还有个包袱,打开包袱之后,才露出了看起来的确有些古色古香的古宣纸。

    伙计将纸摊开放在那里,张天元大概目测了一下,这些纸长一米多,宽半米多,按照书画纸的划分,是四尺纸,这种纸的纸质洁白如玉,柔软似绵,纸的两端有荷叶花边,中间还有云样的暗花纹。

    宣纸的鉴别比较麻烦。

    由于宣纸具有珍藏物的性质,所以学会如何鉴赏纸特别是古代的宣纸,便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了,有人终生浸淫其中,也不嫌烦闷,更有人将珍藏宣纸作为了本人的职业。

    张天元在帝都住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津城旧城里的人,他的名字叫王士培,此人便以珍藏纸为乐。

    开端时,他为人奔波税契之事,也因而对纸有了一定的认识。

    之后,他对纸产生了浓重的兴味,几十年来对废弃的古旧契纸孜孜以求,处处留心,日积月累,不觉已集聚契纸五百余件。

    这些契纸自明初始,迄民国初年,连续不绝。

    他收存和过手的契纸很多,对明代以来古纸的研讨也越来越深,对纸质及新旧、真伪一看便知分晓。

    这位“津沽奇人”终于成了一位远近出名的古纸标本珍藏家。

    固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像王士培这样的珍藏家,但是学会鉴别古纸,对每一个喜欢中国文化的人,未尝不是一件赏心乐事。

    鉴别古代各种纸笺,先要熟习控制各个时期纸质和各种纸的制法、特点、方式、装饰图案等状况,再应用现代特地的剖析仪器停止测定。

    各个时期的纸质均有各自的特性。

    简单而言,唐以前主要以蔡伦之法造纸,即网纸、麻纸。

    唐宋是纸的推行与开展极盛时期,历时约六百五十多年,是中国历史文化

    影响后世相当重要的一个阶段。

    唐代始有硬黄纸唐末五代有薛涛笺。

    到五代、北宋始有澄心堂纸,有黄白经笺,可揭开运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