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三五章 罪人(二)-《鉴宝秘术》


    第(2/3)页

    按照中国的传统,他抛弃了出生时父母给他起的“一般”的名字,也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来转运:“卢焕文”从此就摇身一变成了“卢芹斋”,这是他人生阶梯的第三步。

    平日的卢芹斋很忙,在欧洲大6到处奔波寻找商机,他是个非常谨小慎微的人,他留意每一笔交易的利润,凡事都巨细靡遗的记在本子上。

    古玩的利润一般能达到成本的2-8倍,……比如1913年他花了5.55法郎买入一个龙泉窑的瓷瓶,同年就以46.25法郎的价格出售,是进价的8倍;一个屏风进价是138.75法郎,以513.7o法郎出手,赚了四倍。

    欧洲人偏爱的东西尤其好***如18、19世纪的陶瓷,虽不是卢芹斋最喜欢,但在2o世纪初的确是他最赚钱的玩意。

    卢芹斋在淘宝与鉴宝方面真的是身体力行,同时他深谙中国文化之道,谈生意懂得入乡随俗。

    他自己这样回忆:我们在上浦和帝都两地的办事处天天都办流水席,准备一大桌子酒菜招待上门的客人。

    我们吃住全包,于是我们的办事处就成了当地古董买卖的中枢。

    谁手上有好东西,我们都是第一个见到的。

    这样一来,我们从南到北,可以说控制了整个中国的文物市场。

    1914年偶然的机会,卢芹斋去到纽约,当时的纽约经济蓬勃展,到处都是热情奔放并痴迷于中国古董的人,相比于经济放缓且受战争阴影笼罩的欧洲,纽约才是古董生意的天堂。

    卢芹斋意识到:“战争已将艺术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

    1915年3月,他的“卢芹斋来远公司”在纽约开业了。

    卢芹斋深知:想要成功,必须信誉卓著,因此他悉心营造名望和赢取信任。

    除了在穿戴上一丝不苟,他的举手投足同样优雅。

    他言谈审慎,从不夸夸其谈,还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

    即使在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他也待人谦恭,从未有过一点趾高气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