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零零章 拿完国宝拿油画-《鉴宝秘术》


    第(2/3)页

    源,一作元,字叔达,今西江人。

    南唐中主李憬朝时任后苑副使,后苑即北苑,世称“董北苑”。

    工画龙水、牛、虎、人物,最擅山水。

    后世将其与巨然并称“董巨”,成为南方山水画派之祖。

    董源传世的画作不多,但他的山水画对后世的文人画影响巨大,明人董其昌对他推崇备至。

    《溪岸图》是早期中国山水画的稀世名品,展现了十世纪时中国绘画从着重人物转为景仰自然的关键时刻。

    这时期的少量传世作品和文献记录反映了这一时代巨变,山水画在尺幅、技法和构思上的演进均极其可观,《溪岸图》正是最重要的见证之一。

    画中前景绘临水一亭,一位文士坐倚亭槛,静观风起云涌,旁侧其妻抱子,有仆童侍立。

    亭外溪岸上长松落木,水面波澜如网。

    亭后山势陡峭,巨石嶙峋,往左上延伸。

    亭左一瀑布注入溪水。

    蜿蜒山径将前景引至远方雾气弥漫的河谷,雁阵掠空。

    画中还可看到其他身影:

    一位着蓑衣草笠,正赶回山庄。

    河畔一童子骑牛,则正前往一竹篱环绕的院落。

    院中有一女子正在备饭,另一女子则荷食行于廊下。

    院后还可隐见居室,主人一家则聚于溪岸亭内,恰似隐喻乱世中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湾。

    此画溪水波纹以细笔画出,山石以淡墨勾、皴,重在以淡墨层层渲染,很少加点,而用浓墨染山石之交接处以醒出结构。

    山体均不高峻,而其形态,则似大浪涌起,数座山峰齐向左似排浪涌动,左下署款“后苑副使臣董源画”;右下钤明内府“典礼纪察司”半印。

    还钤有鉴藏人“天水赵氏”与“柯九思印”,以及近人张大千、张善孖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