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三一章 皇家陶瓷(二)-《鉴宝秘术》


    第(3/3)页

    尊重传统和越时代,为kpm奠定深厚艺术基础。

    在不断挑战和撞击出新的方向下,kpm时时处于潮流尖端,勇于开创当代的风格与精神。

    18世紀,kpm设计严守古典主义样式风貌,后半叶则展现自身独特的原创力,并融合菲特列大帝时代所影响的建筑风格,及建筑相关的装饰艺术。

    19世纪后,kpm的作品除形塑各种样式及装饰花纹外,还特別包括金雕、花卉彩绘及城市景物等,因而跃上欧洲瓷器制造的顶峰。

    至19世纪晚期,kpm创作偏向于历史主义的富丽彩饰,唤醒人重新认识精美的彩绘、具前瞻性的釉料使用技术,以及在花卉与风景绘画上,以营造溫和气氛的画风。

    2o世纪,kpm开创划时代的艺术趋势。

    1919年,因历史的渊源更名为“国立瓷工坊”,正式成为国营企业。

    但在瓷偶、器皿设计、餐具塑型、彩绘创作等作品的表現,依旧持续亮眼;

    无论重制传统及创新作品,都备受赞赏,例如“纯样式”的「“纯洁”餐具组、巧妙融合创痛与创新的「自然风格」餐具组,使其在国际舞台上居于屹立不搖的地位。

    最值得赞佩的是,二次大战后三十年,kmp投注无数心血,将其过往已“遗失”历史资料、档案、范本、图书馆等珍贵资料,运至“kpm瓷器博物馆”。

    1981年,这些跨时空的珍貴文献和艺术品,呈現在世人的面前,也重振柏林身為文化及艺术之都的名声。

    如今一想到德国名瓷,meissen和kpm先浮上人们的脑海。

    前者是欧洲展瓷器之滥觞,而崛起于差不多时代的kpm却是由雄才大略的普鲁士皇帝一手培养兴起,直至今年度过25o岁生日,合作对象皆为以皮革出名的BV、跑Bugatti等级名牌,尊贵气势无人能敌。

    kpm的演进史,就是艺术史,也是人类崇尚工艺与美的证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