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四章 又见宋版书-《鉴宝秘术》


    第(2/3)页

    张天元听李明光说,当时他都有给这册书跪下去的冲动,这是从海外流失了1oo年收来的古籍精华。

    此书当时卖了11o万元,让他非常痛心疾的是,这本书当时又落入海外华人的手中。

    当时没有一个中国企业家、图书馆、博物馆有反应啊,2oo2年中国才设立5ooo万元珍贵文物抢救基金。当时的有关部门都等着人们捐赠呢。”

    1998年,中国翰海拿出了当年溥仪赏赐书的前四本,黄麻纸印、南宋风格的《春秋经传》创造了176万元单项标的纪录。

    1999年,翰海又把后四本拿出来了,好些人争抢,买了前面四本藏书的买家急了,以每本接近1oo万元的价格争购这四本书,称得上惊心动魄。

    1998年的几百万可不是现在几百万的概念,最起码也得翻个六七倍啊。

    2ooo年,中国书店推出周必大刻印的宋版书,最终被博物馆以45万元购买,国家级博物馆急需宋版书原本。

    2oo2年之前,宋版书在拍卖会上没有全本出现,只有残本。

    2oo3年,嘉德公司从法国征集回苏州顾云楼古书173种,其中一套宋版书《锦绣万花谷》4o册齐全,创造了宋版书拍卖231o万元的天价。

    第一次,宋版书被牢牢钉在财富尊严榜上。

    这不光代表着财富,而且是尊严,代表着民间对宋版书文化价值的肯定。

    现在中国民间对宋版书的重视度上来了,对古籍聚散的考证工作也在进行,目前古籍善本第一批新普查目录已经出来了,给国内的收藏家提供了研究依据。

    港台两位8o多岁的古籍文献大家——昌彼得和饶宗颐都曾和国内藏家进行频繁的交流。

    在内地,熟悉和研究宋版书的专家不足3o人,且多为65岁以上的老前辈,45-6o岁的专家有个巨大的断层,而在日本这方面的专家有2oo人。

    1997-2oo2年间,国内宋版书的价格翻了大概6倍,2oo5年又上涨3倍,这两年没有新露面的宋版书上拍,可能是价位对藏家来说还不够有吸引力。

    从有拍卖会算起,宋元版古籍至今大概有15倍的涨幅。

    张天元觉得这个价格还远不够高,这方面,外国人比中国人更重视,他们把紫檀、青花瓷开始反抛给中国人,但那些文化典籍国外藏家却不撒手。

    从前景看,宋版书还有巨大的上涨空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