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六章 小男孩的小人书-《鉴宝秘术》


    第(2/3)页

    “没问题,没问题!”

    老太太高兴地走到了一旁,看得许多人都羡慕不已。

    接下来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居然背着个书包走了过来。

    “小朋友,你也要让叔叔鉴定东西?”

    张天元笑着问道。

    “嗯,我爸爸病了,需要钱,我这里有好多小人书,叔叔你看看能卖上钱吗?”

    小男孩将书包打开,里面红红绿绿的居然有数十本小人书。

    “我说小家伙,小人书不是古董,你不要来捣乱好吧,你爸是得病了,不过那得找医生,或者去网上募捐,你拿这个没意义的。”

    村长劝道。

    “可是……”

    小男孩明显有点失望。

    “村长,您可别吓唬小孩子哦,这些小人书还是很值钱的。”

    张天元笑了笑道。

    他说这话,当然不是忽悠谁。

    花花绿绿的封面,带有时代气息的人物造型……如今,不少连环画的扉页虽已泛黄,但在没有电脑、手机的年代,这些“小人书”陪伴着几代人走过了整个童年,承载着时代的记忆。

    张天元曾经就去参加过好几次的小人书专项拍卖会。

    比如今年1o月22日,第二届全国连环画交流会开展仪式在江浙某镇举行,来自帝都、西江、杨城、宁城等地的数百名“连迷”来到现场进行品鉴、展览、交流和拍卖。

    现场,一套品相近十品、原价仅o.2元的《西游记》拍出了1.2万元的“高价”,成为当天的“拍王”。

    在交流会现场,一位来自宁城海曙的7o多岁“连迷”王先生拿着整套的《红楼梦》请镇镇里头招宝山街道连环画收藏协会的钱军老师鉴赏。

    “一本价值高的连环画,品相是生命,同时还要兼得作家年代、题材和画家这几大要素,这套连环画最大的劣势就是品相属中下,影响了其收藏价值。”钱军说。

    “今年与去年相比,连环画圈外市民参与鉴赏、交流的热情明显提高,不少市民从去年纯粹的‘走马观花’看连环画,到今年带着自家的‘宝贝疙瘩’来到现场,希望通过资深连环画收藏家们的鉴赏,进一步了解连环画及其背后的收藏价值。”

    这也是张天元在现场的时候听当地政府人员说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