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八章 价值万金的古玉化为浓汤-《鉴宝秘术》


    第(2/3)页

      那摊主一副急着要回家的表情,东西开价十多万,不想和李先生过多纠缠。

      李先生也看准了摊主急着要走的心态,一轮讨价还价,终于在临收摊之前,花费六万块钱买了下来。

      说到这儿您一定猜到了,地摊上的东西,十个有九个都是假的,这人傻吧,居然敢出这么大价钱?

      在这咱得声明一点,地摊上可不一定都是假的,真货也不一定都要很贵。

      地摊博弈考的就是一个眼力,买卖双方的眼力,要都是货真价实,那就去商店和拍卖行了,还要地摊干嘛。

      再说了,早几年不还有专家在地摊追着人家要买红山玉吗,还非说是真的,所以说这地摊的水也深着呢。

      当然这不是这个故事的重点。

      咱们接着说李先生。

      在李先生看来,自己应该是捡了个大便宜的,虽然六万块买来的东西,如果转手的话,估计能卖个十多万。

      捡了这么大一个便宜,自然是高兴坏了,李先生把它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了半天,怎么看怎么喜欢,玉体剔透,摸上去凉丝丝的,好东西啊。

      既然是好东西,那就不能独享,于是又约了几个朋友一起来观赏。

      大伙看完无不说他捡了一个大漏,东西好,雕工也非常的漂亮,非常精美逼真,很传神。

      但这东西好是好,可有一点就是太脏了,地摊上买的东西嘛,肯定不会像商店橱窗里摆的那么干净。

      那这脏怎么弄啊,刷一刷?

      又怕刷坏了。后来一朋友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咱们过去对玉有一种说法,就是“煮玉”,玉是可以拿来煮的。

      既然能煮,那不妨煮一煮。

      于是李先生就烧了一锅开水,就把这个玉,跟一张发面饼一样,放在锅里了,盖上盖,哼着小曲沏了杯茶,看电视去了。

      大概过了四十来分钟,不到一个小时,李先生觉得应该差不多,可以出锅了。

      一打开锅盖,可把他吓坏了,绿绿的一锅汤啊。

      拿筷子一捞,这锅汤都拉黏了,再一搅和,锅里根本就没有玉。

      这下他可真急了,用汤勺捞了半天,终于在锅底捞出一个钮来。

      敢情整块玉就这钮是真的,剩下那块玉全化了,怪不得越看这钮越像真的呢。

      面对眼前的状况,李先生是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就抱着这锅汤水就找高人咨询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