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八章 以假乱真的民国瓷器-《鉴宝秘术》
第(2/3)页
德泰仿制官窑瓷器在当时名气很大,京城收藏家、古玩行人、故宫博物院的人都与刘勉之有来往。
刘勉之为他们烧造了不少足以乱真的明清官窑瓷器。
如给津城古董商仿制的康熙官窑青花群猴嬉戏图凤尾瓶,此瓶后卖给了北洋政府一下野的督军。
给帝都最大的古董商岳彬仿制的康熙官窑五彩鹦哥,这东西后销往美国,日本和法国也有五六只,国外一直当作珍品收藏着。
这种事儿不免有几分可笑,但却印证了当时的瓷器高仿水平有多高。
可以说,这刘兄的水平怕是不比已经死去的瞒天王差的,甚至可能在文化底蕴上还要高上许多。
更重要的是,他们仿制的东西,从来不做标记,就是为了赚钱,所以你很难从标记上去确认那是真品还是仿品,许多专家都在这上面栽了跟头。
继德泰之后,津城锅店街上的同泰祥在仿制官窑瓷器上亦步亦趋,逐渐做大。
溥仪在津城张园时,给溥仪当差的人也常去同泰祥购买仿制官窑器,有的仆人以假换真,蒙骗主人。
收藏官窑瓷器最多的是内务府曾家,他家的花园、居室、客厅、走廊里到处摆放着官窑瓷器,每十天更换一次。
比如,这十天摆的是康熙官窑,后十天则换作雍正官窑粉彩瓷器,这样更换一年,曾家居然也不会在样式、色彩、年代上重样的,以此斗富。
曾家官窑这么多,也常派人去同泰祥购买仿制官窑器。
曾家的邻居是汤家,汤家没这么多官窑,又不服气,于是就去同泰祥购买仿制官窑瓷器。
汤家在津城英租界刚安家时,曾用大排子车从同泰祥往自家运送仿官窑瓷器,拉了三天没拉完。
当时津城最富的人家、财产按银元计算超千万的有两家:庆王爷的后代和和陈光远,他们同样买同泰祥的仿制官窑。
陈家买仿制官窑用来以赝充真,戏耍别人取乐。
抗战爆发后,津城同泰祥东家兼总经理李春生,于1940年将在陶瓷镇积存的仿制官窑瓷器从九江口运往津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