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一章 买了-《鉴宝秘术》


    第(2/3)页

    随侯珠的流失同随国的衰亡是相联系的。

    早在公元前706年楚武王开始伐随。

    随国经过几次顽强抵抗最终败于楚国。

    随侯珠是什么时候落入楚王之手,尚未见史料记载。

    直到公元前350年左右,楚宣王得知秦派使者观看楚国的宝器,便召令尹子西问道:“秦欲观楚之宝器,吾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可以示诸?”由此可见随侯珠确实流落楚国。

    楚被秦灭后,秦始皇拥有了随侯珠及和氏璧。

    我们从李斯的谏逐客书中完全可证实这一点。

    他上书劝谏说:“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意思是说,现在您陛下得到了昆仑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身上垂挂着明月之珠而这些珍宝都不是秦国出产的,陛下却十分喜欢,这是何故呢?

    秦始皇听从了李斯的意见,停止逐客令。

    秦始皇命李斯书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工孙寿刻在和氏璧上,成为皇帝的“玉玺”。

    刘邦灭秦后,和氏璧成了汉诸帝王的“汉传国玺”。

    此后历时1600年,经历100多位帝王之手。

    可随侯珠从秦始皇以后便无下文。

    有人考证,随侯珠随秦始皇殉葬,在墓室“以代膏烛”。

    当然,这种说法也只是推测而已,事实上就是,随侯珠几乎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比和氏璧更为神秘。

    张天元可以确认,自己手中的这颗珠子并不是萤石、珍珠、火山玻璃、金刚石的任何一种。

    它拥有比夜明珠更奇特的发光效果,本身居然能够吸收温度,然后保持恒温。

    摸起来有点像玉石,但又不是。

    这种感觉很是奇特,他打算买下来之后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如果是随侯珠自然更好,如果不是,那也并不妨事,反正这东西也不过才三万而已,对他来说,这点钱真得是小意思了。

    更何况他已经通过鉴字诀确认了这半颗珠子的确是春秋战果时期的东西,所以即便他不是随侯珠,那也绝对是一件非常罕见的珠宝。

    “我说小子,你看够了没有?那珠子又不是你自己的,要是没钱就滚蛋!”

    “就是就是,这点儿年纪,刚大学毕业吧,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就别学别人充大尾巴狼,没有意义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