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八四章 玉之传承-《鉴宝秘术》


    第(3/3)页

    苏郡工匠善雕琢中小件,以“小、巧、灵、精”出彩。“巧”是构思奇巧,特别是巧色巧雕尤其令人叫绝;“灵”是灵气,作者有灵气,作品有灵魂;“精”是一刀一琢皆精致细到。

    由于近现代以来玉雕工具的不断改进,更为玉雕的精工细作创造了有史以来无可比拟的条件,因此无论圆雕、平雕,都优美别致,图案线条刚柔结合,婉转流畅。

    特别是苏郡的薄胎器皿件,充分运用圆雕、浮雕、镂空雕、阴阳细刻、取链活环、打钻掏膛技术、制口琢磨技术等不同的雕刻工艺,使其更加华美而精巧,成为“苏作”细作工艺的扛鼎之作。

    可惜的是,到了清宣统时期,苏郡玉器销路曰益减少,渐趋没落。

    听到张天元的话之后,那人急忙闭上了嘴,虽然他也不缺钱,可问题是这种宝贝一般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万一真弄坏了,那可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

    只见张天元手中刻刀上下翻飞,那速度之快,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今日算是见识到张老师的刻工了,这虽然不是雕刻,可是从他执刀的手法就可以看出,实在是太厉害了。”

    几个人压低了声音讨论了起来,声音太大主要是怕影响到了张天元。

    “是啊,这几年张老师在玉器领域没什么建树,很多人就开始小瞧他了,可是他们似乎忘了,大师就是大师,就算是没有什么作品,可能力还是有的。”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啊。”

    “就是,那个杨瑞不过是个玉器行的老板,虽然在玉器鉴定上也有一些建树,可是跟张老师没法比的,单纯是玉雕这一项,张老师就绝对让他无地自容了,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勇气,居然敢挑战张老师。”

    (未完待续。)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