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五章 紫砂壶-《鉴宝秘术》


    第(2/3)页

    “这不太可能吧?”张天元摇了摇头。有点不太相信,就说道:“通常的说法,紫砂壶的创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时的龚春。‘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这供春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十二个字,令人如见其壶。可惜供春壶已不得见。当代宜~兴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的一件仿品,价格也在60万港币左右,足见供春壶的艺术价值多么珍贵。您要真见到这供春壶,我还真是有点兴趣了,不过这有点悬啊。”

    “嗯,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我是亲眼看过那件紫砂壶的,那程度,即便不是供春壶,也应该是第一时代的紫砂壶大师之作品。”王政君又说道。

    他这话张天元倒是知道的,所谓第一时代的紫砂壶大师,无非就是供春、时大彬、徐友泉和李仲芳四个人。

    当年供春传时大彬。二人与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李仲芳并称为万历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时大彬的紫砂壶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虽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独运,朴雅坚致,妙不可思。他的高足徐友泉晚年自叹:“吾之精,终不及时(时大彬)之粗也。”

    徐友泉,手工精细,擅长将古代青铜器的形制做成紫砂壶,古拙庄重,质朴浑厚。传说,徐友泉幼年拜时大彬为师学艺,恳求老师为他捏一头泥牛,时不允。此时一真牛从屋外经过,徐急中生智抢过一把泥料,跑到屋外,对着真牛捏了起来,时大加赞赏,认为他很有才华,于是欣然授其全部绝活,后来果然自成一家。

    可是他还是表示怀疑,没见过真东西,要让他相信,这可并不容易啊。

    “这个卖紫砂壶的人是谁?”

    “他叫顾方舟,跟顾景舟先生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当然制作紫砂壶的本事也没法跟顾景舟先生比,但是顾方舟却是个陶瓷器鉴定大家,虽然他如今赋闲在家,可是家里却从不缺少客人,这些人找他,多半都是为了让他帮忙鉴定陶瓷器的。”王政君回答道。

    这个顾方舟张天元还真听说过,名气非常大,以前的确是赋闲在家的,已经六十多岁了,钱赚够了,如今就喜好收藏点东西。张天元之前想要请他老人家出山来做这个神罗博物馆的专职鉴定工作的时候,他虽然表现出了对张天元应有的尊重,但就是不肯出山,说是人老了,难免有看花眼的时候。

    后来还是王政君去邀请,才将其邀请出山,成为了神罗博物馆的陶瓷器鉴定专家,当然,比较自由,跟神罗博物馆并没有受聘关系,想鉴定就鉴定,不想鉴定的话就不鉴定了。

    其实这样也好,张天元不用花费大价钱养着他,他若是要帮忙,自然会出手帮忙,每帮一次忙,自然都会有好处费的。却不用给工资或者别的方面的钱了。

    如果是这位顾方舟鉴定出来的,那多半这紫砂壶还真就是供春壶,最差估计也逃不出时大彬等人的仿作,一样是非常值钱啊。

    “原来是这样啊,那你继续说。”张天元打算听下去了,如果紫砂壶真得是真,那么其余的陶器搞不好也是真得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