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九章 连环套-《鉴宝秘术》


    第(3/3)页

    不过有一天,他的摊位上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叫莫邪,这人对青铜器非常在行,看了一眼他那些东西之后就说肯定是赝。

    他心里头不服气,可是却越来越不踏实了。

    因为他让人调查过莫邪,虽然查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却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莫邪这个人,竟然是个盗墓贼,而且对于青铜器的鉴定,也是颇有造诣。

    不久,李总找到了几位西凤的物鉴定专家,证实其所购青铜器皆为赝,是用化方法“作旧”的高级仿制。

    转眼之间,重金淘来的珍宝成了赝,宝物成了废物。李总万万没想到自己栽在了骗的手上,他整天懊悔不已。而作为李总“参谋”和“军师”的张六一,也因为一连串的失误心怀愧疚,并主动辞职离开了李总的公司。

    然而事实上,这个所谓的军师张六一,其实也是整个的关键人物,他早就跟陈彤王勾搭成奸了,两个人多次平分了诈骗来的钱财。

    2013年6月间,不甘白白受骗的李总登门找到了陈彤王“讨要说法”,但狡诈的陈彤王却拿出了所谓古玩界“不承诺保真”“买者自慎”的游戏规则大打。陈彤王坚称,古玩业的行规是“不打假”“不包”,只要一脱手就不能退货,再说当时自己也进行过“友情提示”,尽到了提示和说明的义务,对方属于自愿购买,所以钱坚决不能退。

    李总幡然醒悟,这是狡诈的陈彤王费尽心机设了一个套,引诱他一步步陷入这个“连环计”中,即使发现也翻身不得。同年7月,李总果断到当地警察局报了案。

    经警察人员侦查发现,陈彤王出售的“古玩”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出土物”,而是从一个河南“物贩”手中买来的工艺。

    后来这位李总通过朋友还了解到,在银通区警察机关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关于陈彤王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何定性的问题一存在争议。经办案检察官进一步审查发现,当年出手卖给陈彤王工艺的洛州人证实,李总购得的物正是他出售给陈彤王的工艺。

    法院审理认为,陈彤王主观上明知自己手中出售的物不是出土物,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购买其手中的“物”,从而骗取巨额款项。陈彤王在交易过程中的“友情提示”行为,也是其实施诈骗的一种手段,其行为构成诈骗罪,由此做出上述判决。

    说起来,这个李总也算是幸运的。毕竟最后法院的审判是偏向他的,否则的话,他真得是叫天喊地都无法申冤了,到了那个时候。才真正是叫苦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