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六章 收藏的宝库-《鉴宝秘术》
第(3/3)页
他们家原本就是上浦那边的,他爷爷那一辈才搬到陕州的,说是跟家族里头闹了矛盾。
张天元选择在上浦开始自己的生意,除了那边的确生意好做之外,当然还有寻根的意思,不过很可惜,根没寻着,不过却寻着了自己一生的事业,以及自己的朋友和妻子。
而张宗宪这个人,跟张天元的爷爷,应该算是同一辈人了,不过要比张天元的爷爷大上不少。
他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讲起过张宗宪,甚至还想过自己哪天能够被这个有钱的亲戚看上,然后带到香港去玩呢。
不过那也就是小时候的想法而已,人年纪越大,就对这个事情越是不在乎了,这也就是上一次他即便去了香港,也没有拜会张宗宪的原因。
虽说以他如今的财力和地位就算是去见见张宗宪也不丢人,可是他心里头不爽。
不过他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张宗宪,不仅很能活,而且也很有本事。
张宗宪的故事,听来总有一股传奇似的江湖豪气。只不过他的豪气不是年少轻狂,而是恃着“才”和“财”的底气而迸生出来的。
这个1929年出生于旧上浦古董珠宝商家庭的三少爷,年少时也可以像一般纨绔子弟一样出没十里洋场、败光部分家产;而20岁时却只身闯荡香港,想干出一番事业。
初到香港,张宗宪并未继承家业从事古董生意,而是经营服装。直到1951年才正式开设自己的古董店,店名为“永元行”。
开始开设古玩店是很艰难的。上世纪40年代末,帝都的旧王孙、上浦的昔日收藏家纷纷避居香港,香港顿时成了中国文物流通的重镇。庆幸的是,北方来了一个梁雪庄(三爷),梁三爷对他颇为赏识。于是,张宗宪就硬着头皮向梁三爷借了十两金子,当时十两金子约合2700港元。
孤注一掷的张宗宪,立刻与在上浦外贸工艺品公司工作的父亲接上线,汇去3000港元,上浦外贸工艺品公司发来一批旧工艺品。也就是这批货,成就了年轻的张宗宪。这批货旗开得胜,很快就卖出去80%,收款1万港元,还清了梁三爷的借款。这就是张宗宪在香港淘到的第一桶金。(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