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六章 烧香曲-《鉴宝秘术》
第(2/3)页
“你现在才知道啊?”
“老师,您快给说说啊,都是香具,那香炉属于什么香具啊?”张天元现在真得是求知若渴,这种机会可不多啊,让堂堂国家地质大学的校长给自己讲课,还是免费的,这种感觉真是不错。
“镂银匙子红芙蕖,镀金细箸头珊瑚。宣铜流金乳耳炉,活灰冉冉云翠铺。兽熖光腾红映座,分来细壅安隔火。霜天如水月华寒,玉檠三两明珠堕。小炷沉香灰半残,黄云一穂袅帷幨。静参得意六根遣,呼童且莫卷重帘。”李明光没有回答张天元的话,反而是念了一首诗。
“这什么诗啊,听起来怎么这么陌生?”
“这诗句不算出名,你没听说过倒也正常,这是乾隆皇帝的一首名为《烧香曲》的诗歌,在诗中很形象的描述了宫廷沉香燃香的场景。读完这首诗,其实也就知道这熏香具到底有多少了。在清代宫廷中,在大殿上香筒、香薰、香炉等共同放置于宝座之前或两侧,缺一不可,从不同香具中释出的缕缕轻烟笼罩着中间的宝座,更增添了其神秘的色彩。在后宫居室内,香炉、香瓶、香盒雅致的排列于香几之上,不但为居室增添了香气,同时也是一种优雅的装饰品。从种类上看,清宫沉香的熏燃器具主要有香炉、香薰、香盒、香盘、香插、香筒及匙、箸等辅助器具。”李明光笑着回答道。
“难怪您让我拿了这么多东西进来,原来这都是一整套的香具啊,有放置香具的工具,还有熏香的工具,估计这一套香具都是康熙帝送给缅甸土王的礼物吧,没想到现在居然到了我的手里了。”
听了李明光的讲解之后,张天元才发现自己真正距离一个鉴宝大师还差得远呢,虽说在鉴定真假方面,自己靠着鉴字诀可以不出任何差错,但是要说起这古董的来历以及历史的话,那就不行了,所以他还是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休息啊。必须得更加努力地去补充这方面的知识才行,否则有朝一日。那可是要露陷的。
他要做一个真正的大师,而不仅仅是依靠外挂的鉴宝师而已。这与钱财无关,只是他个人的追求罢了。
张天元对于这帝王享受的玩意儿也是挺感兴趣的,等以后有机会,一定也要试试熏一熏沉香,看看这气味到底如何,古代帝王究竟是如何享受的,自己也要享受一下嘛,反正现在有这样的条件,又不是没有。
这套香具。那肯定还是要收起来的,而且要放到自己的私人博物馆里面去。
不仅如此,接下来他要好好查查资料,把自己还放在仓库里的那些东西都好好研究研究,将真正的好东西留下来才行,不能全都给卖了,他又不缺那几个钱,如果卖了,以后想要再收回来。那可就难上加难了啊。
等张天元将东西收好了之后,先放到了一旁,他现在还不着急离开,等待会儿离开的时候。再放到这里面也就是了。
此时外面的吴越也已经选好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除了那白玉扳指之外,他还买了几幅字画。花了二十多万,又给自己的媳妇买了几串珠宝。花了三十多万,一共算下来。他今天就在这古玩店里消费了一百五十多万啊,这个人还真得是舍得花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