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一章 不可再生的翡翠-《鉴宝秘术》
第(2/3)页
翡翠资源已濒临枯竭不是危言耸听。
缅甸帕敢是世界惟一的优质翡翠出产区,经过几百年的开采,尤其是近二十年的强挖猛采,第三纪砾岩次生矿床,也就是最大的籽料矿类型保有的储量已经不多,大部分场口都采到底层,行内称黑色层,往下将触底到不含翡翠的生根基岩。
张天元曾经就从多位参加公盘的采玉人那里得知,帕敢的玉石开采规模很大,有上千个场口,几十万人,机械化程度高,开采速度快。最深的露天采场已达400余米,按现在这样大规模、无节制的开采,10年后将无玉可采。
而原生矿,也就是新坑山料资源尚不清楚,即使有量也不能成为上好玉石;由于各自所处的地址环境不同,八三玉无法与籽料媲美,翡翠资源严重匮乏。
有专家就进行过一番同意,发现如果按照现在一年开采出来的翡翠数量计算,那顶得上过去三四百年的产量,如此大规模无节制的开采,估计还真得有可能在十年之后将没有翡翠可以采了,到了那个时候,缅甸政府不知道是不是要痛哭流涕了。
如果帕敢的次生矿采完,翡翠市场将改朝换代,将是一个b、c货充斥的市场。相信如果本届公盘一结束,估计就会有很多采玉人纷纷返回帕敢,趁价格好,都希望多挖玉,多赚钱。物以稀为贵,翡翠价格下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翡翠价格绝对会是一条向上的线,即便有时候会出现一点波动,但总体上涨的趋势应该是不会有多大变化的。
如果说翡翠资源真得枯竭了的话,那对我国的翡翠商人和珠宝商人,对那些喜爱翡翠的人,都会是一场大的哀痛日,到时候也就只有那些成品的翡翠可以在市场上买卖了,而且价格估计还高得吓人。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喜欢收藏的人也多了起来,而翡翠作为硬玉。也是这些土豪们最喜欢收藏的东西,一旦突然有一天这东西没了。很不知道对这些人的心理上会是一个多么痛苦的打击。
华夏人爱翡翠,这是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清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了。
即便是现代,翡翠的真正市场也还是在华夏,缅甸虽然是产翡翠的地方,但这里既没有出名的翡翠商人,也没有出色的翡翠雕刻大师,反而是在华夏,翡翠方面的专家特别多,而珠宝行业,几乎都会涉猎翡翠。
就张天元所知。翡翠从缅甸产出之后,有将近90%的原石都会被卖给华夏的商人,其中80%会在内地进行加工销售,可以这么说,从清代开始,华夏就已经成为了最大的翡翠加工生产以及消费的市场了。
我国改.革开.放32年,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以爱玉、惜玉、戴玉为主要表现的中华玉石文化源远流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