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机车和客车-《重生之奋斗在香江》


    第(2/3)页

    相比西方国家设计列车来说,这套dbme-1型客车使用的都是经过检验的成熟技术,技术上算不上有多先进,哪怕是85年的升级版也是如此,但dbme客车作为新安布雷拉轨道交通运输设备公司的技术奠基,是在再好不过了。

    dbme客车在设计上带有捷克是设计思维,同时又融合了德国制造的严谨,它的设计构架简单可靠,车身还非常的坚固,无论是车体强度、转向架、空气弹簧、制动系统、轮对等等不但适合中短途运行,更能适合长途和超长途运行。

    以160公里/小时速度,一口气跑上1万公里,整个车体不会出现大的毛病,经过中等的保养维修,又能上路跑了,dbme的大修间隔时间是高达5.5万公里恐怖记录,可见这辆客车是多么的结实、可靠和耐用。

    而且这辆列车的机械性能,一点都不比西方最新的同等级的列车性能差,工艺生产成本也比西方列车低很多,哪怕是以加国的高人力成本来算,引进过来后的生产价格发展中国家也能接受的起,它唯一的缺点就是电子管理系统落后,车上根本没有安装任何的电脑管理系统,车上的一切只能通过手动和半自动方式来实现,因此dmme列车显得不够时尚,给人一种非常落后的感觉。

    这也些苏系产品的通病,产品技术先进,好用、耐用、实用,但就是傻大憨粗,很不注重外观质感。

    如果是一般人,看到这种列车,会直接把dbme化为落后过时的代名词,但在安布雷拉轨道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公司的专家眼里,一眼就看出了dbme型标准双层客车的优点。

    很快专家们的结果就出来了,不出凌世哲所料,如果能从民主德国搞得dbme型标准双层客车技术,对完善公司的列车制造技术有极大的好处,只要我们吃透了dbme型客车技术,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推出完全符合西方人要求的客车,无论是城市轨道地铁客车,还是中长途客运客车,安布雷拉轨道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公司日后,至少在轨道客车制造技术方面,都将不再受制于人。

    70年代的庞巴迪生产的地铁轨道客车还离不开ge公司的技术帮助,对ge的依赖到了何种程度?这么说吧,一旦没有ge公司的配件支持,庞巴迪生产的所有的地铁全都的趴窝。

    这也是为什么庞巴迪获得了加国政府的400多辆地铁客车订单,还是赚不到什么钱的原因,利润全都被ge拿去了,庞巴迪只是充当了一个打工者的角色。

    这对凌世哲来说简直不能忍,从来都是他占据技术上游,别人是下游,这一回他居然处于被动的下游,如同被人狠狠的抽了一耳光,心情很不好。

    民主德国是社会主义正营国家,西方企业想从他们那里搞得技术,西方国家的政府是不会反对的,问题是我们拿什么跟人家交换,如果只是钱还还办,凌世哲不缺美元,怕就怕对方要求我们拿半导体技术来换,到时可真要头疼了。

    所以这次会议上,凌世哲把问题抛出,希望大家能够想出办法来,而且这还不光是dbme型双层客车的技术引进问题,同时还涉及到242型动力机车的技术引进。

    “boss,我们引进dbme型双层和单层客车就行了,这个242型机车我看还是算了吧。”克里斯托福的声音响了起来,这个方头方脑的机车,他实在是看不上眼,而且它的各种技术参数也显得平平常常,毫无吸引力。

    “你们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吗?”凌世哲看着大家问道。

    见大家全都点头,包括那瓦利也是,凌世哲笑了笑,说道:“大家别看这个242型机车不起眼,这东西绝对比我们现在生产的e系列地铁客车强的不是一旦半点,我给大家详细说说这辆机车吧……”

    242型机车是民主德国开发的首款多用途重载电力机车,1976年并命名为211型,242型是民主德国在1975年推出了它的最新改进型号,由于外形方头方脑,所以被人戏称为“木棍”(holzroller)。

    两德统一之后,德国政府就为它做了现代化改装,只是简单的换了个防滑器和齿轮箱,242机车的最高速度就达到了167公里/小时。真正让凌世哲动心的是242型机车超长的使用寿命和高可靠性,在他穿越以前与其同时代的103、120系列机车都因各种问题而退役,而242还是一如既往的忙碌在德国的货运线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