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苏-35-《重生之奋斗在香江》


    第(2/3)页

    众所周知苏联这个国家非常的奇葩,对电子管非常的迷信,不相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技术,因为后面两个技术对核爆以后产生的强电磁辐射的防御能力低得可怜,在核爆后的强辐射的照射下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会轻易的被击穿,如果使用集成电路来作为军用电子设备,那么一旦美苏发生核大战,苏联的所有武器将会全部瘫痪,这是苏联决不能容忍的,最后苏联直到解体都坚定的站在电子管技术上。

    大量采用电子管技术的机载电子设备,功率低下体积庞大又笨重,为苏霍伊设计的新型战机带来了极大困难,大家记得su-27那个极为特殊的机头吗,它的机头设计跟美国所有的飞机机头设计都不相同,别的飞机机头都是直的,跟机身保持在同一水平线,而su-27却采用的是下垂式机头,之所以那么设计主要是因为机头雷达太重,飞机机头大梁承受不住所致。

    雷达轻了功率不足,功率足了重量又太重,最后没得办法,才不得不采用这种奇特的机头下垂的设计方案,但是机头老是这么下垂着也不是办法,最后苏霍伊设计局的工程师们想到一个“弓”字形的设计方案,就是把整个飞机的大梁设计成向上弯曲的弓弧形,驾驶员的后部达到弧线的最高点,机头和机身往两边下斜,然后两边在装上发动机、机翼、垂尾,就成了我们现在大家最后看到的su-27战机的样子。

    这是利用空气动力学来巧妙规避缺陷的经典案例,错有错着的设计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才成就了su-27的一代经典名机,这个时候的su-27的外形还没有最终成型,这个时候抢注下来,凌世哲不会有任何的麻烦,说不定还能促使苏霍伊设计局早日找到正确的设计思路,他们还该感谢他呢。

    su-27的外形虽然经典,但他毕竟是错有错着设计思路,所以su-27整个的机体构架始终是有缺陷的,它结构跟美国的三代机比起来差得很远,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新式su-35出现,苏霍伊才彻底解决了su-27机体结构的设计缺陷问题,这也是凌世哲之所以选择su-35作为新式战机平台的原因,因为只有su-35的机体构架才是最完善和最坚固的。

    su-35的体积比su-27大了一圈,气动外形更加的完善,作战半径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000公里。

    su-35的平台,欧美的电子系统,这两者相结合,su-35绝对是三代机的王者,当然你的航空发动机也必须要跟上才行,单台发动机的最大推力必须达到15吨以上,推重比必须达到9.5以上,才能最大的发挥出su-35的优点,可以看出凌世哲把su-35的方案拿出来,是给自己定了个极为远大的目标,更是一个难度极高的考验,成功就一飞冲天,失败?以后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发展民用飞机了。

    另一种飞机瑞典的鹰狮,是续f-16经典战机之后的另一种经典战机,这是一种中轻型战斗机,使用的是ge公司研制的f-414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是f-404的升级版,是f-110发动机的中推型,凌世哲在这里也做了改变,把鹰狮的中推换成了大推发动机,跟他前面设计的su-35战机用的是同一种发动机,就跟f-15和f-16都是使用相同的f-110发动机一个性质。

    “boss,你告诉我,你从哪里搞来的这么一架苏式战机的设计方案?”格鲁夫一句话给凌世哲泼了一盆冷水,使他意识到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你设计出了一种苏式飞机。

    鹰狮还好一点,是典型的欧美设计,可你凌世哲是在西方阵营长大的人怎么会有苏式的飞机方案,凌世哲必须要跟他们一个完美的解释,否则一旦拿到欧美的设计局去注册,凌世哲就会有巨大的麻烦。

    屋里所有的人全都看着凌世哲,等待他给大家一个完美的解释,凌世哲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编。

    当初只想着su-27怎么优秀了,忽略了这是一架苏式的战斗机,西方跟苏式战斗机的设计思路是安全不同的两个慨念,这下好了自己跟自己下了个大坑,还不知道怎么填,大家的疑问不能不回答,想了半天才想出一个稍微靠谱的一个解释:“去年我去了一趟加拿大,遇到一个俄国人,他说他从苏联叛逃过来的,正在申请政治避难,他说他以前是苏霍伊设计局的,他是一个打杂的小工,好酒跟好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