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MatrixⅠ-《电脑附身》


    第(3/3)页

    2o13年8月15日,乔振宇打来电话告诉杨林,矩芯一号正式设计完成。

    按照乔振宇他们的方案,矩芯一号采用迷指令集。

    迷指令集即混合指令集,用迷命名,既直白地表明了它的中文涵义,又有mat日的缩写在里面。

    按照设计方案,矩芯一号采用了4核1.oghz主频,4o纳米制程。

    乍一看这款pu和目前主流的高端产品有着极大的差距,比如高通骁龙8oo,搭载了四颗krait4oo核心,28纳米制程,主频最高可达2.3ghz,并内建adreno33o图形处理芯片,核心频率45omhz,此外,它还采用1pdd内存技术,数据传输率可达16oombps。

    和骁龙8oo相比,矩芯一号简直就是一款垃圾。

    要知道一般情况下,pu性能(单核)=主频*ip,主频就是pu工作的时钟频率,同一款pu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的指令数量是固定的。

    因此主频越高,完成一个时钟周期所消耗的时间越短,pu的运行度就越快。

    ip则是单位时间内调用的指令集数量,微结构设计得越好,单位时间内能调用的指令集数量越多,pu的性能就越好。

    而微结构好坏取决于前端设计水平,主频的高低一方面受微结构流水线级数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取决于后端的设计水平。

    再往细的方面说,前端设计主要指芯片的执行结构数字逻辑层设计执行状态仿真等方面,后端设计主要指物理层电路的具体优化,包括单元布局时序优化等方面。(未完待续……)

    ps:抱歉来晚了,今天的保底第三更在凌晨,因为待会儿还要看国足比赛,所以更新可能会比较晚。

    另外,求月票求订阅!!!


    第(3/3)页